“飞将军”李广,多次打败匈奴,却一生未曾封侯,最后悲愤自杀_卫青_武帝_右北平

bbin游戏揭秘
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bbin游戏揭秘 > 新闻动态 > “飞将军”李广,多次打败匈奴,却一生未曾封侯,最后悲愤自杀_卫青_武帝_右北平
“飞将军”李广,多次打败匈奴,却一生未曾封侯,最后悲愤自杀_卫青_武帝_右北平
发布日期:2025-08-19 18:14    点击次数:62

00.前言

公元前129年,雁门关外。

受伤的李广,躺在匈奴人用绳索联结的“马担架”上装死。

突然,他腾跃而起,夺走身旁匈奴少年的良马与弓箭,在敌军惊愕中向南狂奔数十里。

箭雨从他耳边掠过,却无一命中。

匈奴人望着那道远去的身影,送给他一个响彻历史的称号——“飞将军”。

从此,这个名号与李广融为一体,成为令匈奴闻风丧胆的象征。

展开剩余84.箭羽传奇

李广的威名,早在汉文帝时已初露锋芒。

他天生手臂修长如猿,射术精湛,无人能及。

一次狩猎,他把箭射入石头,众人皆惊。李广自己也很惊讶,再试却再也无法重现。

汉文帝曾感慨:“可惜啊,你生不逢时。若在高祖时代,封个万户侯算什么?” 这句话如同预言,笼罩了李广一生。

真正让“飞将军”名号响彻大漠的,是李广镇守右北平的岁月。

匈奴杀死辽西太守,大败汉将韩安国。武帝紧急调派李广,接任右北平太守。

神奇的一幕发生了:匈奴闻李广之名,数年不敢入侵右北平。

他们敬畏地称他为“汉之飞将军”,边关百姓得以安宁。

诗人王昌龄后来用“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”的千古名句,定格了这一历史画面。

02.七十战功化作尘

李广一生经历七十余战,却始终未能封侯,留下“李广难封”的千年慨叹,这也成为他人生最大的遗憾。

在汉朝,封侯有铁律,必须斩杀或俘获足够数量的敌人才能封赏。

李广的堂弟李蔡能力平平,却封了乐安侯。连李广的部下都有数十人封侯,而他自己始终与侯爵无缘。

公元前129年的雁门之战,李广率万骑出击,全军覆没,自己被俘。

虽然奇迹般逃回,但按律当斩,最后交钱赎罪贬为庶人。

八年后,他率四千骑兵,遭遇匈奴左贤王四万大军。

血战两天,几乎全军覆没。若非张骞援军及时赶到,李广可能再次被俘。此战他功过相抵,依然一无所获。

李广曾问相士王朔:“我从未落后于人,为何不能封侯?”

王朔只能以“杀降不祥”来解释。

原来李广任陇西太守时,曾诱杀八百羌兵,背负背信弃义之名。

03.老将的末路行军

公元前119年,汉武帝发动决定性的漠北之战。

六十余岁的李广不顾年迈,多次请战。武帝本不同意,最终勉强任命他为前将军。

出征前,汉武帝私下对主帅卫青说:“李广命数不好,别让他正面迎敌。” 这句话决定了李广的最终命运。

卫青调开李广,命他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,改走东路。

东路荒僻难行,李广军中没有向导,很快迷失方向。当卫青大军与匈奴单于决战时,李广的部队未能按时到达战场。

虽然卫青最终获胜,但单于逃脱。汉军回师途中,才遇见姗姗来迟的李广部队。

04.刀锋向颈

军法如山,失期当斩。李广面临两个选择:认罪伏诛,或交钱赎罪贬为庶人。

十年前,博望侯张骞也因失期被判死罪。他缴纳五十万钱才免死,被贬为庶人。

李广自己也曾用钱赎过死罪,公元前129年那次战败,他缴纳五千金才保住性命。

这次,李广拒绝了生路。

卫青派人询问迷路经过,准备上书汇报。李广沉默不语,他召集部下,留下遗言:

“我年少从军,与匈奴七十余战。如今有幸随大将军出征,却被调离前线,又迷失道路,岂非天意?”

“我已六十多岁,不能再受刀笔吏的侮辱。” 说罢,李广拔刀自刎。

消息传开,全军痛哭。百姓闻之,无不落泪。

05.结语

李广的自杀,表面看是迷路失期所致,背后却隐藏着更深原因。

李广治军宽松,行军不列队形,驻扎不设岗哨。

士兵喜欢这种随意,但缺乏严格训练,与程不识的严谨治军形成鲜明对比。

古人评价:“效程不识,虽无功,犹不败;效李广,鲜不覆亡!”

漠北之战前,李广请求打前锋被拒,他“怒而回部”。

这反映了他性格的缺陷:当年他被贬为庶人时,夜过霸陵亭遭尉官呵斥。后来复职,竟借故杀了那个尉官。

这种睚眦必报的个性,让汉武帝对他有所保留。

汉武帝需要的是卫青、霍去病这样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将领。

李广的个人勇武在新型战争中显得落伍,因此,他的时代已经过去,这是无可避免的事实。

发布于:江西省

上一篇:F5G概念上涨1.66%,5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5000万元
下一篇:上海解放后,那帮哄抬物价的投机商赔了底朝天,他们想不通为什么